看完霸屏的超級錦鯉,我們該學學她的10W+文案套路

你的朋友圈被《在這個從小躺贏到大的女人面前,楊超越真的不算錦鯉......》刷屏了嗎?你有多久沒看到過點贊十萬加的文章了?

你的朋友圈被《在這個從小躺贏到大的女人面前,楊超越真的不算錦鯉......》刷屏了嗎?你有多久沒看到過點贊十萬加的文章了?



鳥哥筆記,新媒體運營,June,案例分析,內容運營,新媒體營銷


鳥哥筆記,新媒體運營,June,案例分析,內容運營,新媒體營銷

鳥哥筆記,新媒體運營,June,案例分析,內容運營,新媒體營銷


這篇點贊十萬加的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個叫“一地金啊”的主人公從初中、到高中到大學、到考公務員的幸運經歷,甚至偶爾看起來馬上要失之交臂了,結果又轉運了。同時這個主人公還給身邊人帶來了好運。部分內容如截圖:


鳥哥筆記,新媒體運營,June,案例分析,內容運營,新媒體營銷

 

雖然網絡上也有很多質疑聲音,但是我們運營先不談對錯,只談方法,文章的內容運營方式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。


想到這里,作為一個運營喵,還是一個老喵,看到這張圖,再回顧下自己的KPI,我羞愧地低下了頭。


但無論怎樣,生活要繼續(xù)、運營工作也要繼續(xù),所以收拾自己的心情,一起來分析下,別人怎么做到的?對我們做內容運營有哪些啟發(fā)。

一、不斷探索,找到自己在市場中定位

內容運營跟所有運營工作一樣,也要有一個清晰目標用戶定位。


換句話說,就是你的文章希望給誰看,獲得誰的認可,只要這個群體足夠大,就不擔心沒有市場、沒有閱讀量。從微信認證記錄來看,這篇爆文的主體其實也進行了好幾次探索,最終選擇了90后作為主要受眾。


鳥哥筆記,新媒體運營,June,案例分析,內容運營,新媒體營銷

 

所以對這篇爆文產生后,有很多質疑的聲音,也就不奇怪了。因為有可能TA壓根就不是這篇文章的受眾,不管進行怎樣的質疑和批評,十萬加的點贊和超過的閱讀量已經是事實。


但是就內容運營而言,小到一句頁面的文案,大到一篇文章,我們都應該首先想清楚我們的定位是什么,我們的目標受眾在哪里,他們需要什么,想辦法給他們傳播正確、有效的方法與理論。

二、文章的寫作模式值得學習

文章中的主人公被室友稱作福娃。


這個福娃,在小升初300分免學費,她301分;高考前正好翻到古詩鑒賞題考的詩;公務員考試筆試第二,但面試時,第一名遲到;自己家被劃到了雄安新區(qū)。跟自己吃飯的人,也會變得幸運起來,拿到offer、成為銷售冠軍……錦鯉的一生,呈現(xiàn)到了你的眼前,并且還能帶給你幸運,你讀不讀、贊不贊、轉不轉!那在寫作模式上,具體有哪些點是可以學習的呢?


第一、文章開頭賺足了大家的好奇心。


覺得自己一路走到今天,靠的是什么?回答“運氣”,不落俗套,要是告訴你她有多努力,我相信可能沒多少人會繼續(xù)往下看。同時,這個回答是在演講現(xiàn)場進行的,用被邀請給這個具備“運氣”的主人公背了書。


第二、文章代入感很強。


“吃蝦條經常刮出再來一包,喝鮮橙多能連中8瓶,就連從300個金蛋里選一個,我都能砸出唯一的一等獎。”有多少80、90都有這樣的經歷,這個運氣十足的“一地金啊”和你是多么的相似,她在你身邊,繼續(xù)吸引讀者往下看。


第三、文中有高潮。


看到高考要落選是不是捏把汗,看到被調劑到最好的專業(yè),是不是心中飄過一個“臥槽“,活生生把一篇推文寫成了一個短篇小說。


第三部分、第四部分采用的同樣的手法,列舉的案例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,包括四六級和考公務員,想想那么多公務員大軍,要是有10%的人看了,那個閱讀量都是無法想象的。


文章第四、五、六部分,用了“雄安新區(qū)“以及作者身邊的故事,證明作者確實是福娃。讀者已經被征服得差不多了,可以收割了。

三、文章的轉發(fā)、點贊、打賞、評論的點又來自哪里?

如果我說我很少給文章作評論,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罵我?為什么呢?因為我覺得麻煩啊,評論了還不能馬上看見,還要等審核,審核后還要通知。但這篇文章的作者就很聰明,給了大家一個不得不轉發(fā)、點贊、打賞、評論的點。


作者提到:轉發(fā)這篇文章,大家一起沾下喜氣。逢考必過,財源滾滾來,喜歡的人都喜歡自己。我錦鯉一地金啊,保證每天“做法”,給這篇文章每個讀者,送上最真摯的祝福。記得來評論里還愿。


你想不想成為錦鯉,想不想擁有更好的運氣,想不想你目前所期待的事情盡快發(fā)生……在這個人人都焦慮的社會,這真的是很好的一個點,所以你也要轉發(fā)沾沾喜氣、所以你也要點贊證明自己是讀者、所以你也要打賞讓作者看到你、所以你也要評論來“還愿“。


文章充分利用了當下當人的壓力、焦慮情緒,在壓力、焦慮到達一個點的時候,就會對未來感到無力,就會用迷信、賭博的方式希望自己“中彩票”、希望自己“逆襲”,這個時候一地金啊就像救命稻草一樣迎合了人們的需求!包括我自己也進行了點贊和轉發(fā)。

四、這篇文章就沒有缺陷嗎?當然有!

缺陷1:


文章在提到大學填報志愿被調劑的時候就已經達到高潮,但是后面又舉了四六級和考公務員的例子,顯得有些冗余,欲蓋彌彰了。所以有時候我們想把全部都呈現(xiàn)給用戶,不一定是好事,可以將一些案例簡單帶過,給用戶留下想象空間。


缺陷2:


這篇文章在運用上述方法激發(fā)了用戶的點贊、轉發(fā)、閱讀的動力后,單純從這篇文章來說,我認為這個動力持續(xù)性不強。雖然從內容運營本身來說,收割無可厚非,但類似像“做法”、“還愿”這樣的詞語完全可以優(yōu)化,為什么?一是因為這些詞語顯得迷信,跟我上次分析最右的觀點一樣,這不像一個大平臺的做法;二是我們都知道肯定不存在這樣的事,大家冷靜下來,也會明白的,通常情況下的“運氣”還是要靠積累和努力。

五、結合我自己的經驗,在內容運營上,容易犯的錯有哪些?

  •  想當然。我們可能會覺得某個事情很簡單,用戶很容易懂,但事實不是這樣的。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應該做好監(jiān)控和跟蹤,內容運營一定是考驗真功夫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活動可能還能沾到獎品的運氣。


  • 不足夠重視。我覺得大部分運營都有個思維,覺得牛逼的項目始終是別人家的,所以每個推文,自己的期望值不會特別高。有了這樣的想法,就容易不盡全力,當然也就不會足夠重視。其實說的世俗一點,領導重視的,員工就應該把它做好,每次問問自己,真的是極限了嗎?


  • 過分迷信權威。想當然認為比自己項目經驗更豐富的同事就一定比自己厲害,偶爾會把希望也放到別人身上,其實自己比任何人可靠,因為只有自己是可控的。

六、綜上,后期的內容運營應該怎么做?

  • 要敢于嘗試和突破。內容的推廣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。只要我們有的和我們可能有的都是能嘗試的。明確了內容運營的目的以后,我們需要盡可能地想盡可能多的方法去嘗試、去檢驗,去總結,如此反復,才能練就成一個優(yōu)秀的運營。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,已經在嘗試和突破了,因為我之前,很少寫這樣的熱點。


  • 學會創(chuàng)新。做任何事可能都是這樣,我們需要不斷的接觸新事物,反思、總結和沉淀,移動互聯(lián)網和互聯(lián)網可能更加要求我們要這樣做,否則跟不上進度不說,很快就會被淘汰。話說回來,創(chuàng)新這個說起來有點空,但是我理解的它應該是建立在知識面、個人經歷的基礎上,所以應該盡可能讓自己經歷更多,不斷的學習和提煉,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和方式,能幫助自己在面對一件事時,考慮得更深更全。


  • 當一件事已經發(fā)生了,我們要盡最大努力保證它朝著我們的預期走,這中間我們要做好監(jiān)控和修正。已經發(fā)生的事情,沒有任何人說它已經不能改變和調整,那么我們就應該努力引導它達成我們想要的結果,而不是去等待。

 

拿小本本記下來,并且認真實踐一次,你也許就是下一個上限:


鳥哥筆記,新媒體運營,June,案例分析,內容運營,新媒體營銷





文章申明:本文章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公開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
文章評價
登錄后可以評論
立即登錄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