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5會員服務

關注會員專屬公眾號,領取教程&福利

掃碼添加客服領取福利
重陽節(jié)源自天象崇拜,起始于上古,普及于西漢,鼎盛于唐代以后。據現(xiàn)存史料及考證,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、祭祖的活動;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、祭祖的活動。
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(jié)氣。過了白露,人們容易出現(xiàn)口干、唇干、咽干、皮膚干燥等癥狀,這就是典型的“秋燥”。
中國民間在白露節(jié)氣有“收清露”的習俗,明朝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上記載:“秋露繁時,以盤收取,煎如飴,令人延年不饑?!?/p>
白露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之一,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為白露節(jié)氣。白露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十五個節(jié)氣,秋天的第三個節(jié)氣,表示孟秋時節(jié)的結束和仲秋時節(jié)的開始。
一候鴻雁來:鴻大雁小,自北而來南也,不謂南鄉(xiāng),非其居耳
二候玄鳥歸:燕子等候鳥開始集體朝南遷徙,尋找過冬的樂土
時至白露,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,冷空氣轉守為攻,加上太陽直射點南移,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,光照強度減弱,地面輻射散熱快,所以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云:“八月節(jié)……陰氣漸重,露凝而白也?!标枤馐窃谙闹吝_到頂點,物極必反,陰氣也在此時興起;到了白露,陰氣逐漸加重,所以就稱之為白露。